新闻资讯
南京大学苗怀明教授做客我院“博峰讲堂”第178讲
2025年10月15日下午,南京大学文学院苗怀明教授应邀在ok138太阳集团古天乐国学讲堂作题为《从家族记忆到文学名著--<红楼梦>的经典化之旅》的学术讲座。此次讲座由ok138太阳集团古天乐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魏娜副教授主持,学院师生代表到场聆听并展开学术交流。
讲座伊始,苗怀明教授阐述了有关“经典”的定义,并展开何为“经典”作品的讲述。苗怀明教授指出,除了作品的思想艺术,能够称之为经典的作品还需符合以下三点:一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与民族的选择、二是流传度与知名度、三是作品的文学地位。曹雪芹借助文学的力量,将家族的苦难记忆升华为一个民族的共同体验与情怀。《红楼梦》成为经典的过程,也是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接受的过程,呈现出阶段性、地域性、多渠道、多方式等特点,不同时代、不同民族、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如何阅读接受《红楼梦》,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。
接着,苗怀明教授介绍了《红楼梦》传播接受的四个阶段。一、传抄阶段:从乾隆初期曹雪芹创作《红楼梦》、脂砚斋等人加批到乾隆五十六年(1791)程伟元、高鹗首次以活字刊印。二、刊印阶段:从乾隆五十六年(1791)程伟元、高鹗以活字版刊印《红楼梦》到192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校勘整理《红楼梦》。三、精印阶段:自192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校勘整理《红楼梦》到20世纪80年代。四、多元阶段: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。
随后,苗怀明教授展示了《红楼梦》的各种传抄版本,从对作品主旨的不同理解、关于《红楼梦》本事的种种说法、对作品价值的肯定、《红楼梦》名字的演变等,并通过《红楼梦》的续书来讲述其传播与接受。
此外,苗怀明教授介绍了由《红楼梦》改编的戏曲、电影、电视剧,细致地讲解了《红楼梦》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,并介绍了朝鲜歌舞剧红楼梦、新加坡话剧、越南话剧,以及一些主要语种的红楼梦翻译及著书情况。苗怀明教授以家族记忆为切入点,梳理了《红楼梦》从家族叙事素材到文学名著的经典化脉络。他结合曹雪芹家族的兴衰史,分析了作品中家族记忆的文学转化;同时,从版本流传、学术研究、文化传播等维度,阐释了《红楼梦》如何在历史长河中逐步成为文学经典,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文化广度的红学盛宴。
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《红楼梦》经典化历程的理解,也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,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《红楼梦》的研究热情,对推动学院相关学科发展与文化传承具有积极意义。
苗怀明,男,1968年7月生。河南平舆人。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、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、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。古代小说网微信公众号创办人、主持人。先后出版《风起红楼》《曹雪芹》《红楼梦研究史论集》等专著,主编《寻梦金陵话红楼》《南京大学的红学课》《红楼前梦》《穿越红学:红学课花式作业集》等著述多种。
苗怀明教授作讲座
讲座现场1
讲座现场2
魏娜副教授作总结
参会人员合影留念